【痟德仔掠牛-故事說明】
〈痟德仔掠牛〉藉著痟德--仔體貼牛的故事,了解作穡人堅持不吃牛肉的心情,以及農村社會買賣牛隻的細節。
首先,是描寫農民經過幾個世代以後,所擁有的土地,不斷分割的實例。像痟德--仔這一家,從阿太時代到他這一代,土地持分只剩下一滴滴:「In阿太的時代,in莊--家的土地是附近上大遍--的,了後一代閣一代,男丁傷旺,一直分家伙」阿太傳到阿祖五兄弟,傳到阿公六兄弟,再傳到阿爸六兄弟,到阿德這一代七兄弟一分,只剩下甲外地。阿德阿爸得的財產是祖太的 180分之一。
因此,阿德必須要拚命工作賺錢,可以說是不分日夜地做工,村裡的人才會私底下叫他痟德--仔,這不完全是貶低的意思,實在有褒揚的意思在內。德--仔從13歲起就下田工作,駛、犁、紡、拖捋筒(lua̍h-tâng)、拍磟碡(la̍k-ta̍k)、扞手耙,每一項都會──這些工作細節的描述,今天幾乎已經成為農業文獻了。
德--仔照顧他的牛很體貼,「比人咧顧某較體貼、溫柔,牛驚熱,德仔共沖水若像洗身軀按呢,出門嘛攏紮一支長靴管,溝仔邊隨時舀水共淋。…痟德--仔食到二十外猶未娶,牛比某較重要。」作者描寫牛過世後,阿德想念牛的那段感情書寫,是台灣文學中很罕見的動人片段:
死牛欲予人車去燒掉彼早起,德--仔一个人坐佇溝仔邊,看溝仔水悠悠仔流,風一陣一陣對竹仔尾搖--落-來,共溝仔底的雲影佮khóng的天挲甲一翎一翎,遮是伊逐工牽牛來gō浴的所在,伊放聲吼,袂輸死爸死母彼款吼聲,共透早的田園罩一沿哀愁的濛霧。
阿德相牛的過程,更是精彩珍貴的行業報導文學。
原來是村裡有人要移民搬去巴西開墾,才要賣牛,找阿德去看。阿德幾乎是用娶老婆相親的態度去相牛,要找到一隻像他過世的那隻牛才肯買。因為他認為牛跟人一樣,必須互相知道個性,「牛有牛性,干焦勇,若毋知性,伊袂聽咱教。人會當用講話相知影性,牛佮咱無話講,欲知性較僫,予我加看--幾-隻-仔,無差彼幾工。我毋是嫌貴,是驚掠著歹性地的牛,彼就真費氣!」
最後,牛是對方送的,阿德則是請一台大戲到對方村裡去演,說是要為遠離家鄉移民巴西的鄉親送行,其實也做為一種回報。
